医疗器械产品外观设计的注意要点

日期:2025-06-03 访问量:

医疗器械外观设计不仅是产品美学价值的体现,更是保障医疗安全、提升操作效率、优化用户体验的核心环节。与普通消费品不同,医疗器械的设计需兼顾功能性与人性化,严格遵循行业规范,同时适应复杂的使用场景。以下是鲸禧设计公司从专业角度梳理医疗器械外观设计的关键要点。
医疗器械产品外观设计

一、安全性优先:规避设计风险

结构安全

避免尖锐边缘、突出部件,防止使用过程中对医护人员或患者造成意外伤害。

关键操作区域(如按钮、接口)需设计防误触机制,例如采用凹陷式按键或物理锁止结构。

材料安全

选择生物相容性材料(如医用级PC、ABS),避免过敏或毒性风险。

表面处理需抗腐蚀、耐消毒,适应高频次清洁需求。

二、人机工程学:贴合使用场景

操作逻辑优化

界面布局符合医护人员操作习惯,例如将高频功能按钮置于触手可及区域。

手持设备需考虑握持舒适度,通过曲面设计、防滑纹理减少长时间使用的疲劳感。

环境适应性

急诊设备需设计醒目状态指示灯(如红色警示灯),便于快速识别设备状态。

便携设备需兼顾轻量化与结构强度,例如采用镁铝合金框架。

三、功能可视化:提升操作效率

交互界面清晰化

屏幕显示采用高对比度配色(如黑底白字),确保弱光环境下可读性。

关键参数(如心率、血压)通过动态图标或进度条直观呈现。

状态反馈设计

通过声音、灯光、震动多模态反馈操作结果,例如完成注射时发出短促提示音。

故障代码以图形化方式显示,降低医护人员解读门槛。

四、法规与标准合规性

国际认证要求

符合IEC 60601(医用电气设备安全标准)、ISO 13485(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)等规范。

电气安全设计需满足漏电流≤100μA的严格要求。

标识与可追溯性

关键部件印制永久性标识(如序列号、生产日期),采用激光雕刻而非贴纸。

紧急操作步骤以图标形式刻印于设备表面,确保断电情况下仍可查阅。

五、清洁与消毒耐久性

表面处理工艺

采用抗菌涂层(如银离子镀层)抑制细菌滋生。

缝隙宽度≤0.5mm,避免体液或消毒液渗入设备内部。

耐化学腐蚀性

通过ISO 17664标准测试,耐受次氯酸钠、过氧化氢等常用消毒剂。

按键密封等级达到IPX4以上,防止液体溅入导致短路。

六、用户体验的情感化设计

患者端关怀

儿童医疗设备采用圆润造型与柔和配色(如浅蓝色、淡粉色),降低恐惧感。

疼痛管理设备(如麻醉机)设计游戏化交互界面,分散患者注意力。

医护人员减压

手术室设备配备情绪化灯光系统(如蓝色背光缓解视觉疲劳)。

操作界面支持个性化设置,允许医生自定义快捷键布局。

七、品牌与产品识别

家族化设计语言

同一品牌设备保持造型基因(如特定曲面弧度、出风口造型)。

呼吸机、监护仪等设备采用模块化外观,便于快速识别产品系列。

文化适应性

出口产品需考虑区域审美差异,例如中东市场偏好金色装饰条,欧洲市场倾向极简风格。

八、创新与差异化

技术融合

集成无线充电、NFC数据传输等前沿技术,减少设备接口数量。

采用透明显示技术(如OLED屏),实时展示设备内部工作状态。

可持续设计

设备外壳使用可回收材料(如再生PC/ABS),降低环境负担。

模块化设计延长产品生命周期,核心部件可升级替换。

鲸禧设计在医疗器械产品外观设计领域深耕多年,以“安全、智能、人文”为核心设计理念,深度融合工业设计与医疗场景需求。其团队由跨界精英组成,曾获德国红点奖、IF奖等国际权威设计奖项,服务涵盖制氧机、红外治疗仪、输液监视仪等全品类医疗设备。

CONTACT

表单提交免费获取报价方案参考